云南大理网,每日更新最新大理新闻! 收藏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国内国际 >

长沙棕编绽放“非遗之花”

标签:中国 长沙 编织 课堂 传承  日期:2024-04-17 10:42
我们爱上棕编非遗文化,长沙棕编第一人,编织的小玩意儿变成了有艺术价值的工艺品,王仲平向记者介绍,琢磨图样用了大半年时间,王仲平让普通的棕叶变身玫瑰花,其作品,活动,手镯等棕编
全媒体记者 肖 霄

一片棕榈叶,经过撕、拉、绕、穿、扎等手法,变成一只蚱蜢、蜻蜓,或是一朵玫瑰花。

这是长沙棕叶编(也称棕编),用南方特有的棕榈树叶为原料进行编织的传统民间工艺,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棕编之巧,与湘绣之美、菊花石刻之奇,并称“长沙三绝”。

湖南女子学院大二学生封馨艳最期待的,就是王仲平老师的“非遗棕编技艺”选修课,“课堂上,老师教我们用双手编织出小小的‘动物世界’,我们爱上棕编非遗文化。”

今年41岁的王仲平,师承“长沙棕编第一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文定。“棕编承载着小时候的记忆,经过一代代手艺人的传承,编织的小玩意儿变成了有艺术价值的工艺品。”从10多岁开始接触棕编,王仲平对这门民间技艺有深厚的感情。

“棕编入门简单,做成精细的工艺品却很难。”王仲平向记者介绍,新鲜棕叶编制的产品不易保存,过几天就不成形了,需要先将棕叶按纹路折叠、扎紧后放入开水煮,日晒干透再编织。这样便可经久不变形,色彩鲜明,形态逼真。

王仲平第一次编织仙鹤,前期翻阅书籍、琢磨图样用了大半年时间,连续两天熬夜至凌晨才编织成型。“棕编样式多变,拼的就是脑力和耐力。”

凭借灵巧的双手和丰富的想象,王仲平让普通的棕叶变身玫瑰花、金鱼、仙鹤、孔雀、十二生肖等各类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活灵活现。其作品《鹤舞》入围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赛事;主持《“民间文化(非遗)进校园”的理论与实践——以长沙棕叶编为例》课题获中国民协民间文化(非遗)进校园课题组立项。

王仲平认为,棕编传承应走进校园课堂,在孩子们心中播下“非遗种子”。她在湖南女子学院开设《中国民俗文化》《非遗棕编技艺》等课程,指导学生创办棕编社团;带着棕编作品参加长沙市“非遗进校园”活动,每逢节假日到长沙市非遗馆传习。

王仲平的棕编课堂上,“非遗之花”竞相绽放。今年,她有一个新想法,将棕编龙制作成胸针,佩戴在衣服上,起到实用装饰作用。“我打算开发胸针、耳环、戒指、手镯等棕编文创产品,通过大学生实践活动在长沙网红商圈、景点推广棕编非遗文化。”

(一审:田镇圆 二审:卢小伟 三审:蒋玉青)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