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网,每日更新最新大理新闻! 收藏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提前发出地震预警的背后:不等于地震预报

标签:服务 地震 需要 系统 预警  日期:2020-02-15 01:05
并汇总信息到地震预警中心,而后经过分析处理后就向社区、,大量招聘了搞计算机,因为电视和手机上的服务是公益性服务,也就是说,我的一些朋友也支援了一些钱,把地震预警的信息及时

  四川省地震预警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暾——  提前发出地震预警的背后

  四川成都、乐山、德阳三地电视地震预警。

  6月17日晚,四川宜宾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地震波来临前,宜宾、乐山、成都等地一些民众的电视、手机等已提前发出了预警。其中,宜宾民众提前10秒收到预警,成都民众提前61秒收到预警,引发网络关注。

  研发这套地震预警系统的,是四川省地震预警重点实验室、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18日下午,本报记者采访了该所所长王暾,请他谈谈地震预警服务的现状和未来。

  地震预警

  不等于地震预报

  北京晚报:这次地震预警是如何发出的?地震预警和预报有何区别?

  王暾:早在2015年,我们就和宜宾市防震减灾局建成了覆盖宜宾全境的地震预警传感器网络。当天地震发生后,这些网络就监测到了地震,并汇总信息到地震预警中心,而后经过分析处理后就向社区、学校、医院、重大工程提供了服务。医院、学校和重大工程是安装了专用接收终端;民众则是通过电视和手机接收信息,我们和四川省广电公司、手机服务商共同向电视和手机用户提供了服务。从地震发生,到接收信息,地震预警平均只需6.2秒,这也是全球响应最快的。

  地震预警不是地震预报。“地震预警”是在震中正发生地震但还没有对其周边目标区域造成破坏前,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给目标区域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时间。其环节主要是三个:地震预警的监测、地震预警的分析和处理、地震预警的接收和应用。

  北京晚报:不论多大等级的地震都能监测到吗?地震预警有何减灾效果?

  王暾:不,要有感地震才行。我们的地震预警,面向的是有感地震。通过科技监测到3.2级(包括3.2级)以上的地震信息,并且对其进行分析、传输和应用。当然,民众也可以自己进行设定,比如需要接收4级以上的地震才发送警报。

  至于地震预警的减灾效果,已有理论研究表明,预警时间为3秒时,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14%;如果为10秒,人员伤亡比减少39%;如果预警时间为20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63%。

  北京晚报: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的经费来源于哪里?目前人才储备如何?

  王暾:我们90%的经费都是政府支持。包括人才经费、科研项目经费等。

  地震预警是通讯工程、计算机工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研究怎样快速发出警报,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地传输,不能有漏报、误报。还要考虑给人怎么应用,给危化企业又怎么应用等,所以又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工程,民生工程。

  我们研究所根据工作实际,大量招聘了搞计算机、软件、网络通讯的人才, 目前不是特别短缺。但是专门类的,专家型、顶尖型的人才是很有限的,基础性的不太短缺。

  预警进社区普及度还不够

  北京晚报:目前成都有多少个社区安装了该系统,四川全省有哪些地方有地震预警服务呢?

  王暾:目前成都市有101个社区安装了预警系统。而地震预警系统已经覆盖到了四川省的13个地震区的所有市州。我们统计了,一共有79个区县已经开通了电视和手机地震预警服务,占四川省地震区区县的60%。除了成都,还有宜宾、乐山、凉山、德阳、绵阳、广元、攀枝花等。其中广元、乐山、宜宾、凉山、德阳、雅安等市州已全部授权开通,另外7个市州的部分区县授权开通。

  北京晚报:地震预警系统进社区需要克服什么困难,要满足哪些条件?

  王暾:目前最困难的是普及度不够。成都市已经应用到的社区,实际上是高新区管委会支持的结果。2018年5月份,汶川地震十周年时,成都60个社区启动了地震预警服务。

  接下来,要想在更多社区覆盖服务,需要政府有更多投入,同时要加强科普和宣传。因为电视和手机上的服务是公益性服务。而诸如学校、社区、医院、危化企业等特定场所的服务,则需要政府和主管部门更多地来推广应用。

  北京晚报:据您了解,除了成都,目前国内做类似地震预警系统的还有哪些?

  王暾:除了成都之外,还有福建省地震局,还有台湾大学。从国家层面来说,就是我们、中国地震局、台湾大学这三个机构。中国地震局和台湾大学也在发挥各自的优势,开展地震预警的一些示范性工作。

  北京晚报:地震发生时,经常会有通讯中断。地震预警系统存在这个困扰吗,怎么解决?

  王暾:地震预警系统是秒级响应的。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平均6秒钟左右就会把预警信息发出去了。也就是说,在预警信息发出去之前,地面的通讯网络和电力系统都还没有中断。

  有人会问,余震的预警怎么办呢?由于我们建立了高密度的地震预警网络,之后的余震会通过震中周边的一些传感器,那些电力和网络没有中断的地方,来继续获取地震的一些信息。它会影响地震预警的响应速度,比如说可能之前是平均6秒预警,此后可能会是8秒。只是响应速度较慢,但并不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

  打通地震预警“最后一公里”

  北京晚报: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做地震预警系统研究的,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

  王暾: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我正在奥地利科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研究学习的是理论物理。大地震消息传来,当天我就决定要回国,从事我国地震预警事业。本来我也是要回国的,只不过地震后看到了国内同胞的受灾情况十分严重,这促使我尽快回国,想为祖国出点个人的力量。办完相关工作的交接以后,很快我就回来了。

  北京晚报:从有这个想法到成型,获得了哪些帮助和支持?

  王暾:刚回来的时候,我把自己在海外勤工俭学的奖学金拿来启动这个工作。后来,我的一些朋友也支援了一些钱。汶川地震后,社会各界都在纷纷捐钱捐物,当时一些朋友听说了我的想法后,就支援了我一些钱,说让我代表他们为我国地震预警出一点力量。

  后来,随着工作的进展,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也给予了很多支持。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等各级防震减灾部门,应急部门,科技部门都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支持。2010年底,我的团队完成了地震预警系统的雏形,并把仪器部署在汶川地震余震区进行实验;2013年,我被评选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一直到现在,我都从事着这份工作。

  北京晚报:防震减灾,除了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王暾:防震减灾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地震预警只是一方面。除了预警之外,还需要把房屋修建得更结实,要研究很多的抗震设防、减隔震的新技术,需要把脚下的土地研究清楚,要把地下的活断层勘探清楚。这样才有助于工程建设和及时获取一些地质构造等的背景信息。

  此外,还需要加强地震预警的科普、演练,要时刻做好大地震来临时的相关应对。当然,最需要的是,把地震预警的信息及时传递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公司,传递给社会的方方面面,让大家及时享受到地震预警服务。

  北京晚报:地震预警系统全国推广现实吗?未来需要克服什么困难?

  王暾:经过前期和一些市县地震部门、应急部门、科技部门的联合建设,现在我们的地震预警网已覆盖了地震区人口的90%,22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也就是说,这22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都建设了高密度地震预警的传感器网络。已经具备了在这个范围内规模化,向民众和工程提供预警服务的基础和能力,而在全国推广,技术上也是没问题的。

  未来需要解决的,就是要把地震预警的基础和能力,转变为地震预警的服务,打通地震预警的“最后一公里”。实际上,需要解决的就是手机、电视的授权问题。政府部门不需要出资,只需要依法授权,就可以开通当地的公益性地震预警服务。当然,未来需要相关部门多呼吁,扩大地震预警在学校、社区、工程等的服务范围。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本报记者 李松林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