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网,每日更新最新大理新闻! 收藏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大理新闻 >

我市筑牢生态文明基础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标签:大理 洱海 城市 生态 保护  日期:2017-10-15 10:38
近年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坚持科学发展,在以洱海保护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助推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工作,开挖建设多塘系统,朝闻天下,2014年先后两次进入全国文明
来源:大理时讯

○记者 自 然 摄影报道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大理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州党委、政府对洱海保护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为抓手,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重要的硬件基础。

生态文明结出硕果

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市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绿色产品为方向,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大节能减排,有效预防环境污染,加强水源地环境监管,保证饮水安全;强化城乡环境整治,构建生态宜居城市村庄环境,构建美丽乡村。同时,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引导全民参与,开展基层创建,培育生态细胞,增强市民生态文明和洱海保护意识,推进全民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7.14%,城镇化率63.5%,绿化覆盖率达37.1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优良以上环境空气达标率100%,并先后成功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今年3月,云南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命名云南省第一批生态文明州市第二批云南省生态文明县市区和第十批云南省生态文明乡镇街道的通知》,我市被正式命名为云南省生态文明市。

与此同时,在以洱海保护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涌现出一大批群众公认的先进典型。为表扬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助推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工作,市委、市政府今年命名了大营自然村等27个自然村为大理市首批生态文明村,并表彰了262户大理市首批生态文明户。

大理镇龙龛村委会龙下登自然村兼具全国“美丽乡村”试点村、省级“民族特色旅游村寨”等多重身份,是此次受表彰的大理市首批生态文明村之一。走进龙下登村,白族民居鳞次栉比,村内巷道整洁有序,有关洱海保护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据介绍,龙下登村先后投入2500多万元实施排污管网铺设、村庄道路硬化、村庄美化、人畜饮水、村庄古迹保护等工程,真正形成了“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格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龙下登村积极推进洱海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积极宣传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切实加强违章建筑整治;积极推进“两污”治理,全村实施化粪池安装140个,并且做到“四水”全收;扎实开展“三清洁”活动,全村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村庄卫生实行全天保洁,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三清洁”已形成长效机制。同时,开挖建设多塘系统,有效控制了面源污染。

下关镇刘官厂村委会大锦盘自然村也是大理市首批生态文明村之一。大锦盘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全面落实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建立健全洱海保护网格化管理制度,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同时扎实开展环境保护和洱海保护宣传教育,强化村民环境保护和洱海保护意识。全村“两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村内无违章建筑、无违规经营餐饮客栈;“两污”整治工作切实加强,村内有配套污水收集管网,收集率达90%以上,农户化粪池建设基本完成,达到“四水”尽收。如今的大锦盘,卫生整洁、环境优美,呈现出一派宜居宜业的景象。

正是得益于政府重视、群众支持、社会参与,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结出了累累硕果。目前,我市共有1个国家级生态文明乡镇、8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79个州级生态村。

大理生态备受关注

洱海保护取得实效

今年8月,中央电视台在短短十几天内,连续数次报道了大理的生态建设情况,将大理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集中展现在了全国观众眼前。

8月2日,央视《新闻联播》“砥砺奋进的五年:生态兴则文明兴”报道,随着洱海保护治理的推进,256平方公里的湖面又重现了“洱海无弦万古琴”的美景。8月3日,央视《新闻联播》“媒体记者蹲点调研:记录传播绿色理念”中,记者走进洱海边的农田、客栈、污水处理点,见证当地群众为保护洱海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8月4日,央视《朝闻天下》“绿色中国”报道,鹤庆县的草海湿地“昔日小鱼塘,今朝碧水绿。”8月11日,央视《新闻直播间》“砥砺奋进的五年·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报道,大理洱海:全民参与引领绿色转变。8月12日,央视《焦点访谈》“砥砺奋进的五年:保护洱海,怎么干”报道,洱海开始了史上最严治理令,从今年3月开始,开启了抢救保护洱海的“七大行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改变,也将对洱海的水质产生很大影响。8月14日,央视《新闻联播》以“大理:停客栈、增绿水、让洱海减负”为题报道当地通过保护和治理措施,让洱海水质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在上述关于大理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报道中,洱海保护治理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成为报道的焦点,这与大理高度重视、真抓实干,全力推进洱海保护治理并取得明显成效密不可分。8月16日,州“七大行动”指挥部召开的洱海保护新闻通气会通报,自开展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工作以来,全州上下同心同德,采取断然措施、开启抢救模式,保护好洱海流域水环境,洱海水质得到有效改善。

我市持续深入推动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工作,各项工作扎实开展、成效明显。一是流域“两违”整治全面铺开,二是村镇“两污”治理进展顺利,三是面源污染减量稳步推进,四是节水治水生态修复抓紧实施,五是截污治污工程全面提速,六是流域综合执法监管力度不减,七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为“七大行动”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不懈努力,2017年1至5月洱海全湖水质综合类别均为Ⅱ类,6月、7月全湖水质综合类别为Ⅲ类,洱海保护治理抢救性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生态建设持续加强

创城内涵愈加丰富

大理素有“文献名邦”之美誉,文明是大理的传统。大理市创城工作在全省起步最早,2008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2011年、2014年先后两次进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今年第三次进入提名城市。随着创城进入冲刺阶段,我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持续优化生态环境,进一步丰富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内涵,也让广大群众真切享受到了创城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我市在创城过程中,注重与洱海保护相结合,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坚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从保护洱海做起,深入开展“洱海卫士”志愿服务活动,组建了2万余人的“洱海卫士”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保护洱海志愿服务活动。注重与城乡人居环境改善提升相结合,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根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出台了《大理市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深入实施城市“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农村“七改三清”综合整治行动,建立完善了“户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垃圾收集清运处置一体化机制,实现城乡全覆盖。注重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相结合,丰富文明城市创建的内涵。以利民惠民为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坚持互推共促,进一步做好“文明+”文章,丰富文明城市创建的内涵,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

8月2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高志宏就我市积极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相关工作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我市围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多方筹融资,完善了一批市政道路建设。通过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把道路建好修好,方便广大群众出行。结合交通解堵“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了一批项目建设,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围绕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来抓工作,通过PPP运作等项目的推动,使洱海保护为主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大理的水更清、空气更好、天更蓝。

同时,我市市政建设管理处、市城市绿化队等部门近年来结合创城工作,对下关主城区建设路、幸福路、洱河南路等多条市政道路进行了提升改造,重点加强城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完成了多个绿化项目的实施。通过各个改造提升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城区环境,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为全力冲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筑牢了基础。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逐步构建生态安全空间,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加强节能减排,持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力求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
推荐阅读